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期刊名称: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办日期: 1990年
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济南大学
刊  期: 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CN 37-137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3842
邮发代号:24-261
联系电话:0531-82769171
E-mail:jdxbsk#ujn.edu.cn


名家论坛

  • 自雇群体二元社会资本的收入回报和心理代价

    边燕杰;温翔麟;

    自雇群体是我国市场经济的生力军,经营收入和心理健康是衡量其生存状况的两大重要指标。自雇群体社会资本的收入回报是否以心理健康作为代价涉及对社会资本双重效应的考察和辨析。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二元社会资本,即信息社会资本和人情社会资本,通过分析2014年及2019—2021年求职网络研究项目(JSNET)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相较于信息社会资本,人情社会资本更利于提升自雇群体经营收入;信息社会资本对自雇群体心理健康具有正向作用,但人情社会资本产生负向影响。可见,人情社会资本的收入回报一定程度上以心理健康作为代价,这是由人情负担所导致的。

    2024年02期 v.34;No.185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笔谈

  • 进入学界主流的办刊思路与成功经验

    王学典;

    <正>我曾经对如何办成一流的学术期刊发表了一个看法,这个看法是借用山东大学原书记郭新立教授的一个见解,就是“不入主流,难成一流”。换句话说,进入学界主流,才能成为一流。我个人感觉《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的成功,就在于它已经进入了主流之中,然后取得了这样一个耀眼的成绩。

    2024年02期 v.34;No.18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将中国学术转型推向新境界

    谭好哲;

    <正>《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专栏成功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实在可喜可贺。作为最早参与这一栏目的策划并为之提供了文章、尽了绵薄之力的作者,我甚感与有荣焉。如何方能进一步提升该栏目办刊质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对此,我个人认为,该栏目今后的建设还要在两个方面有所坚持:一是栏目设置初心,二是理论创新品性。坚持栏目设置初心,才能保持稳定而又具有清晰辨析度的栏目特色;坚持理论创新品性,才能不断将中国学术转型推向新境界,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当代建构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02期 v.34;No.18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学术本土化”问题的再考量

    何中华;

    <正>“学术本土化”口号的提出亦既有年,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大的拐点,就是如何过渡到这个问题讨论的“升级版”,使之得以不断地深化和拓展,以实现其可持续性。对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来说,这必将会大有裨益,因而是我们所期待的。在我看来,这个方面值得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点。

    2024年02期 v.34;No.185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本土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王光东;

    <正>“本土化与中国学术研究转型”这一命题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即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从本土化的立场、视野、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开拓学术研究的空间,建立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在国别联系日益深入的今天,“本土文化”与世界必然发生深刻的关联。本土化作为学术研究的立场、视野和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关注的问题会有所差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我想通过两个问题对“本土化”作一讨论。

    2024年02期 v.34;No.18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本土化研究要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现实问题

    孙国茂;

    <正>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座谈会了,每次接到会议通知都是既兴奋、又忐忑。让我兴奋的是,这是一次宝贵的、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忐忑的是,与在座的各位大家、各位学界前辈相比,自己的理论积累和学术底蕴太肤浅、太粗陋。今天参会的各位老师大多是从事学术期刊编辑,或者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从事几十年研究并取得累累成果的专家,我只是一个在学报上发表文章的作者,进入大学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也很短。但不管怎样,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参会的感悟和体会。

    2024年02期 v.34;No.18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历史研究

  • 变革前奏曲:西周晚期历史再评价

    江林昌;周博;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教科书都把周代分为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并认为西周晚期的腐朽没落才导致春秋战国的出现。事实上,西周晚期不是腐朽没落,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要求社会变革的新动态。这一新动态,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前奏曲。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对西周晚期的历史作出重新评价,即应该充分肯定其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以“腐败“”没落”等断语加以否定。

    2024年02期 v.34;No.185 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司马迁言“使人不倦”“使民不倦”

    王子今;

    《史记》中有言及“使人不倦”“使民不倦”的文字,以为是政治成功的赞语,但参考《史记》其他所谓“不倦”语例,发现“使人不倦”“使民不倦”具有激励社会能动性与创造力的意义。司马迁有关论述,体现了开明史学家对于行政史、社会史关系之观察的重要发现。相关论说为考察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之动力的形成和持续的原由,提供了积极意义的启示。

    2024年02期 v.34;No.185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试论秦乡政体系的运作

    王刚;马新;

    秦乡政基本架构是由作为县下基本行政组织的乡和县廷及各有司派驻的垂直机构并行,前者称乡部,后者为离官。秦乡政运作主要包含上行、平行和下行政务:上行政务包括上承、上请、上报等方式,下行政务包括指令办理、协同办理与直接办理等,平行政务主要有协同、制约和分司三种运作机制。秦乡政体系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政体与大一统王朝乡村治理的起点,其乡政与乡村治理模式独具特色,乡政体系的高效运作对秦的崛起及统一后的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运转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蕴含的治理传统与制度基因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对中国历史上的乡政与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年02期 v.34;No.185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经济学研究

  • “四链”融合背景下的产业—人才匹配理论框架及实践思考

    于海波;高磊;杨牧川;刘思远;

    “四链”融合要求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协同发展,从而凝聚全要素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抓住“四链”融合中产业链与人才链匹配这一主要矛盾,基于“因产定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四链”融合中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的“人—产匹配理论框架”。根据产业链水平和与之对应的人才链情况将其划分为融合发展型、产业不足型、人才短缺型和盲点型四种类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各类型的基本情况和下一步发展举措进行分析,旨在为各地产业链和人才链协同发展提供指导借鉴。

    2024年02期 v.34;No.185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共数据开放安全治理

    李晓楠;

    公共数据类别多元化、开放方式多样性与普惠性要求与数据安全治理具有天然的紧张冲突。当前公共数据开放安全治理存在多重局限,包括强调公共部门而忽视社会主体的安全治理责任,安全保护义务的宣示化,技术规范的缺失,难以满足公共数据要素化下的安全治理需求。从消解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的冲突出发,针对公共数据开放的特征应注重回应性的安全治理。在方法论上强调合作治理、比例治理和技术治理;在治理机制上注重从公共数据梯度开放、安全义务的比例分配、技术治理的规范保障与安全合作治理的机制跟进等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完善。

    2024年02期 v.34;No.185 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绿色金融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了吗?——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张小勇;郭爱君;雷中豪;

    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构建多期DID和DDD模型,利用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金融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缓解融资约束两个中间机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影响在不同融资需求、产权性质、发展规模的企业之间和“两高一剩”与非“两高一剩”的行业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持续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帮助企业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对于全面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作用。

    2024年02期 v.34;No.185 8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1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社会学研究

  • 公共性溢出:社会治理中的社区社会资本职场关联(2009—2021)

    王文彬;曹洋;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关键治理载体,职场将如何在社会治理转型中影响社区社会资本的凝聚。基于全国“职业经历和社会网络”调查2009年至2021年四期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职场之于社区社会资本具有公共性溢出的作用特征。第一,进入职场能提升居民结构性和认知性社区社会资本。第二,相较于未进入职场居民,进入职场的居民在社区社会资本上的优势不断扩大。第三,身处党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体制外部门的居民,在社区社会资本凝聚上呈现差异特征。在中国社会治理实践中,职场在提升居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和能力上既体现职场普遍性又体现体制差异性,进而与社区社会资本形成正向关联。这不仅体现了职场的社会价值,而且展现了体制内行动者的治理潜力,还提示了社会治理和社区社会资本中潜在的职场和体制部门分化风险。

    2024年02期 v.34;No.185 10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提升文化产业链韧性的理论探究与实践路径

    王邵军;路畅;

    文化产业链作为产业链范畴下的一个具体类别,正逐步成为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作为学术热点,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作出有益探讨,但鲜有文献对文化产业链韧性进行深入探讨,而文化产业链韧性已是当今经济形势下亟需研究的问题。通过阐述文化产业链韧性的理论内涵,从概念提出与论述、表现维度的视角提出一个理解文化产业链韧性的理论框架。依据该框架,并结合当前百年变局、短链化、多元化背景,梳理我国文化产业链韧性面临的现实困境,如创新动力不足、多业态融合发展不协调、文化制造业效益下降、文化要素市场化水平低等问题,探究我国文化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实践路径,为促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与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024年02期 v.34;No.185 114-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项目制下社会组织“中标”的合法性获取机制——基于双重生产视角的一种分析

    向颖;卫松;

    项目制下国家日益重视社会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项目中标成为社会组织获取合法性身份的行动起点。不同于既有结构限制说或行动区隔论,从双重生产视角探究社会组织项目中标的合法性获取机制。研究发现:作为合法性来源的招标制度对中标具有促动性,有利于社会力量的生长发展;社会组织合法化追求的应标行动,亦为最后中标开辟了建构空间,并重塑了结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草根出身”的社会组织更具社会性本质,更有利于推进项目制下社会治理体系的结构完善。

    2024年02期 v.34;No.185 124-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学研究

  • 美国大学网络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论析

    王玲;

    美国构建了大学网络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政府、社会组织和大学是三个质量保障主体,将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和大学内部力量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保障作用。政府是“多元保障主体”体系形成的重要推动者,在大学网络教育质量保障方面主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社会组织在共同价值取向框架下,主要发挥着连接政府与大学的“桥梁”作用和为大学内部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指示”方向的作用;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推动与指引下,大学通过不断加强内部保障制度建设,在大学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核心与基础作用。

    2024年02期 v.34;No.185 134-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回归儿童的幼儿教师观察

    韩金霞;柳士彬;

    幼儿园教师置身于自然情境开展儿童行为观察成为看到儿童潜能的重要途径。然而关于儿童的理论之知越来越丰富,而“看不见儿童”的实践问题却愈加凸显。当前幼儿教师观察多处于程式化、去情境化、单向度的现实困境中,儿童的自由生命被规训、关系脉络被剥离、内在需求被掩饰。从逻辑起点来看,幼儿教师观察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其源于意义探寻,具有文化性格,形于双向建构。回归儿童的幼儿教师观察应该从判断鉴别转向适宜性实践,从被动执行转向合作探究,从逻辑证明转为具象叙事。

    2024年02期 v.34;No.185 14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地方公费师范生职业倾向分类及影响因素

    郭方涛;

    地方公费师范生未来职业发展差异与其最初的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紧密相关。基于山东省511名地方公费师范生专业努力规划、职业坚守规划、专业发展期望及领导职位期望特征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其职业倾向呈现为积极进取、积极奉献、消极谋生三种类型“;从教动机“”职业认知“”职业选择满意度”是导致不同职业倾向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差异显著。对不同职业倾向地方公费师范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有助于优化其未来职业发展。

    2024年02期 v.34;No.185 15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学术评论

  • 百年中国英译小说国家形象海外传播困境及提升路径研究

    宋庆伟;

    百年中国英译小说向海外传播了多维的中国形象,但传播过程中“自塑”与“他塑”的中国形象因传播概念偏差、传播向度单一、传播内容与传播成效偏离形成错位或反差,给国家形象海外建构和传播带来困境,造成中国形象海外传播“国内佳、国外不佳”现状。国家形象海外传播要突破困境,改变中国形象海外传播现状,以及国家形象输出策略、内容和目的不协调窘境,一是要匡正传播理念,纠正“宣传”“灌输”观念为“传播”观念;二是要统筹协调双方意识,考虑双方审美意识和价值意识等因素;三是要赢得传播空间与时间,以空间换取时间;四是要倚重“他塑”成就“自塑”,树立“话语中国”中国自塑之话语自信。同时,在提升国家形象海外传播路径时,明确中国形象海外塑造和传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2024年02期 v.34;No.185 159-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三维哲学”映射下的“物”与“情”——论王兆胜的散文创作

    陈亚丽;王静文;

    在散文创作中,王兆胜文评互证,以老庄之道为基础,构建了天、地、人为一体的三维哲学世界,以此深思人的自洽及人与自然万物的辩证关系。其中,“物”与“情”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词。在“物”的书写中,蕴含着王兆胜对悠闲人生的追求和逍遥境界的渴望;在“情”的表达中,体现了王兆胜对“人间大爱”的肯定与坚持。而在由“物”及“情”的书写路径中,王兆胜的散文以平淡自然的风格、优雅闲逸的文化修养实现了“心散”的境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散文的书写维度。

    2024年02期 v.34;No.185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